close

春光明媚,繁花似錦,總是讓人有外出踏青郊遊的衝動,而久居城市的人更甚。山邊、田裏、河畔,再偏遠的地方也擋不住城裏的饕餮之徒尋覓農家美味的腳步。每到週末,清遠的宜蘭民宿、漁家樂、山莊的門前總是擠滿了覓食的廣佛遊客。在這些獨具清遠特色的農莊,你可以自己動手做窯番薯,再嘗嘗泥甕雞的滋味。“鄉下有城裏難得一見的開闊視野,宜蘭民宿有星級酒店烹不出的豪放。”

  窯薯煨雞,鄉間綠道尋那一份土味

  在省道377通往金雞岩和牛魚嘴風景區的路上,茂林修竹,群芳爭豔,而更引人注目還是掩映在綠樹中的農莊,這些農莊有大有小,一般都是用粗壯的麻竹或者杉木搭成大棚,精緻些的農莊地蓋上瓦房,建有樓臺水榭。

  這些農莊為了迎合遊客渴望回歸大自然,尋找土味那一份心情,把窯番薯、窯雞等這些鄉間土味融進了農莊食譜,這些東西總是能勾起不少人的鄉土情結,這是小時候的味道,隔了十幾年的時空飄來,依然鮮活生動,回憶起來仍然是口水直流。

  這些土味之中最受歡迎就是窯番薯。窯番薯做法簡單,自己找個空曠有土的地方就可以,不需要複雜的手藝,需要的是等候的那一份耐心,不少農莊做窯番薯細節不同,但大體程式相同。

  一般來說,做窯番薯都是先在平坦空曠的地裏,挖一個坑,在四邊用土塊砌成塔形圓窯形,窯肚直徑約50―60釐米,下邊開個口放柴火。砌好窯,就用幹樹枝幹雜草往窯裏填,然後點火,用大火旺火盡情燒,燒至周圍的土塊紅彤彤時,即熄火,就在泥堆頂上敲開一個口,將一大堆番薯倒進去,然後再把窯推倒,並用石頭把泥塊敲碎,全蓋住番薯,最好在上面再覆蓋一層泥土,避免熱量散發,不然番薯不能熟。過了二三十分鐘,在窯的幾十米之外,都可以聞到一股香甜的番薯味從窯裏彌漫出來,叫人饞涎欲滴。再過幾分鐘,有人說可吃了。大家便用樹枝將上面的土塊挑開,一塊塊熟番薯便顯露出來了。大家搶著這燙手的番薯,左手換右手,不停輪換,不待其冷卻就匆忙地剝去燒焦了的皮,便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

  窯雞和窯番薯的做法基本上一致,但是更加講究,一般都是先在雞腹中塞入香料,外皮擦上用生抽、五香粉、沙薑粉等調出來的醬料,裹以錫紙三、四層,以免沾上泥,把雞放在一個燒熱的窯裏,約等三十分鐘,雞就可以出土了。用棍小心把泥撥開,把錫紙包著的雞拿出來,煨雞色黃味甘,肉香中夾雜著泥土芬芳,滋味鮮美無比,吃來頰齒留香。

  窯番薯煨雞,也可不用自己動手由工作人員代勞,只需交錢開一個土窯,訂幾只雞,或者再加幾條番薯,就安心地玩去。

  吮螺吃魚 筆架山旁覓那一份鮮味

  窯雞窯番薯,不少覺得這些東西雖然美味,但是總是擔心會上火,但是如果去山澗或者山谷嘗鮮,估計大部分人都會舉雙手贊成。此時筆架山附近的山坑魚、梅子鯇、清水鴨等食材正鮮,山上貌似簡陋而暗藏美味的一間間食店,體現的主題就一個“鮮”、

  筆架山附近佈滿了大大小小的農莊,這些農莊自然而然就有了吃山坑魚的天然優勢。由於是天然野生,山坑魚的個頭不大,但是味道也極為鮮嫩,具有一份如山澗泉水般獨特的清甜。一般來說捕捉回來的山坑魚要用鹽醃制一下,之後洗乾淨,用油煎幹後放入冰箱冷藏,客人點餐的時候再根據其需求,用椒鹽炒香,或者直接放上幾片薑蒸熟、炸脆都可以。因為不是風乾,魚肉不至於太幹身,還保留著些許水分,口感別具特色。由於質地天然,鮮味自成,所以烹製的方法也以簡單的清蒸為主,調料只需油鹽薑蔥足矣。有些農莊喜歡將這些魚做成魚幹,各種大大小小的魚經過暴曬或烘焙,製成各式魚幹,或鹹或淡,有的長達一米,掛在門口或者架上,甚是壯觀。

  在這些農莊,我們幾乎都可以看到三坑螺的身影。三坑螺是不少食客的至愛。三坑螺在外表上和其他的螺沒有什麼區別,唯一不同的是它的生長環境,它一般生長在山區的石縫間,而且長度比起一般的河螺要長,螺身呈黑色。它汲取了三坑山澗的朝霞晚露,又吸收了山澗的天地靈氣,所以味道比起一般的河螺要好,肉質細膩,肉嫩爽脆。

  想吃山坑魚和三坑螺,可以在筆架山周圍一帶尋覓,沿途上很多農莊都有,但是要找到正宗好吃的農莊,還是看人氣,在覓食這件事上,可以大膽地從眾,一般難覓停車位的農莊都有拿手好菜。據說,這些農莊的主人多是自己捕撈山坑魚,只有貨源不夠供應的時候才需要向當地村民收購,而農莊內除了山坑魚之外,清水鴨和清遠麻雞也多是自養的,加上家家戶戶門前那密密的竹林所盛產的野生筍,一定能滿足你的味蕾。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宜蘭民宿
    全站熱搜

    nathan66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