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姐的女兒最近要至俄羅斯留學,所以一份俄語格式的高級中學畢業證書的公證文書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到哪裡去找懂俄文的人來協助翻譯呢?好在有人提醒,於2月18日,王小姐找了一家翻譯社,約2~3日,簡單解決問題。
因對外來的經濟文化交流的頻繁,翻譯已經漸漸的進入人們的生活當中。近來,翻譯社廣招人才,“單單靠公司個人的人力,是絕對不可能會擁有多國語系的翻譯能力。”
目前國內優秀的翻譯人才非常的稀少,於是翻譯的利潤相對很高。至於筆譯方面,如果是非專業的一般文件翻譯,價格會比較便宜。相對的專業性高的文件翻譯,收費當然比較高。而其他稀有語言的翻譯,則建立在此基礎上計價。
富翻譯窮公司?
翻譯社就當前來說,想致富並不簡單。某家翻譯社公司張經理介紹,公司利潤較好的一個月經營收入約150~200萬元,扣除了付給翻譯人員的薪資,以及成本等各個花費,剩下的顯然不多。不過一名優秀的翻譯專員,倒是可以利用業餘時間每個月賺進3、4萬元很正常。
翻譯市場潛力還是很大
翻譯社的經營情形與一般企業建設投資有相當大的關係。翻譯社張經理提出,上個世紀70年代,正逢於十大建設的高峰期,各地需求的翻譯就近300位專員。翻譯業的特色驅使近年翻譯越來越趨向市場化。王經理舉了一些例子:前幾年,有家公司在職缺引進建設的期間,雇用了22名翻譯專員,但是當此建案完成後,一下裁減至不到5人,而此5人,也很少有任務,對公司而言的確是個成本。
目前的翻譯市場行業競爭程度越來越高,雖處於微利時代,剛登記的某家翻譯社的主管表示,隨著經濟的復甦,翻譯的市場還擁有非常大的潛力。
文章來源:碩博翻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