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的年齡增長,下瞼皮膚、眼輪匝肌、眶隔筋整形膜及眶隔脂肪均出現退行性改變,皮膚鬆弛,皺紋增多,眼輪匝肌及眶隔向下松垂、疝出,在下眼瞼形成眼袋。根據眼袋形成的不同原因,將眼袋分為四種類型。

(1)單純皮膚鬆弛型。以單純皮膚鬆弛、皺紋增多為主要表現,眼袋手術後效果不理想;

(2)單純眼輪匝肌肥厚型。主要表現為眼輪匝肌肥厚,在下眼瞼形成臃腫,皮膚並不鬆弛,臨床上多見於年輕人。

(3)眶隔脂肪疝出型。眶隔脂肪並無明顯增多,但眶隔外的組織鬆弛,張力降低,形成眶隔脂肪疝出。 (4)眶隔脂肪增多型。主要表現為眶隔內脂肪組織增多,同時存在皮膚,眼輪匝肌的鬆弛,在下眼瞼形成明顯的松垂、臃腫,此類病人是手術治療的絕對適應症,眼袋術後效果較好。

一、適應症

(1)單純皮膚鬆弛型、下瞼皺紋增多型者。

(2)皮膚鬆弛兼有眶隔脂肪疝出者。

(3)文下眼線過寬要求修理者。

(4)眼輪匝肌同時鬆弛的年老者。

二、手術方法

先設計,用龍膽紫液沿睫毛下1mm~2mm畫一條與眼袋下瞼緣平等的切口標記線,內側一般不超過淚小點;若下瞼皮膚很鬆弛,切口內側可稍向內側延伸,但切口仍需與內眥下緣平行。切口標記線在外眥部向外方延伸,與眼袋外眥水平線形成約30°的夾角,其延伸的長度視去皮的多少而定,一般為7mm~10mm,如此處有魚尾紋,可沿魚尾紋方向走行。值得注意的是,切口線決不能超過外眥角的水平線,否則會出現術後外眥向下牽拉的現象,極影響美觀。術前還應大致估計一下所要切除皮膚的範圍,供術中切除多餘皮膚時參考。其方法是用小無齒鑷沿上下方向夾住鬆弛的皮膚。令患者向正上方看,使下瞼不外翻,此時所夾的範圍即為要切除的皮膚。具體手術方法如下。

(1)沿切口標記線切開皮膚。可先沿外側角標線切開皮膚,用細齒鑷夾起,將剪刀伸入切口,在眼輪匝肌淺面進行分離,然後再沿切口標記線剪開皮膚,見圖2-15(a)。

(1)從眼輪匝肌淺面仔細分離皮膚,向眼袋下直到眶下緣,形成刀形皮瓣。創面出血點可用電凝止血見圖2-15(b)。

(2)在切口下方0.5cm處順眼輪匝肌纖維方眼袋向鈍性分離,暴露眶隔,輕壓眼球,迫使眶內容物疝出,暴露壓縮的脂肪袋,然後眼袋用鑷子整形夾住眶隔膜,用剪刀做短直切口並使其分離,暴露眶隔脂肪呈內、中、外三團,見科2-15(c)。

(3)用止血鉗夾住疝出的多餘眼袋眶隔脂肪,用剪刀剪除。不可用力牽拉眶隔脂肪,否則切除脂肪量過多,易造成眼眶凹陷,見圖2-15(d)。

(4)剪除後的眶隔脂肪端面用電凝止血眼袋或結紮止血,尤其要注意內側脂肪的止血,因其血供較豐富。見圖2-15(a)。

(5)眶隔筋膜及眼輪匝肌可以不做眼袋縫合,如需縫合,儘量不要使眼輪匝肌淺面留有線頭,以免出現眼袋術後皮下硬結,難以吸收。檢查創面有整形無出血點,如有出血必須徹底止血,見圖2-15(f)。

(6)向外上方牽拉下瞼分離後的皮瓣,令患者直眼袋視向上看,此時超過切口線的皮膚即為所要切除的皮膚,注意牽拉力量整形不能大,見圖2-15(g)。筆者的經驗是,切除多餘皮膚縫合後,令患者直視向上看,出現下眼瞼的輕度眼袋瞼球分離為比較適中,這樣切除不至於出現下瞼的不可逆性外翻。 (7)切口用5/0絲眼袋線或7/0尼龍線間斷縫合,術後3~5天拆線,見圖2-15(h)。

三、注意事項

(1)眼袋術後應用敷料覆蓋,為避整形免傷口滲血與敷料粘連,最好將四環素眼膏塗在敷料上,而不要將眼膏直接塗在傷口上,以免妨礙傷口癒合。

(2)眼袋術後用手指壓迫傷口30min,以減輕滲血。也可用冰袋敷蓋在敷料上達到冷凍止血目的。

(3)眼袋術後第二天換藥時,如無明顯瘀血可不再蓋敷料,便傷口應避免粘水。

(4眼袋)術後因腫脹淤血,可能有暫時的瞼球分離或輕度瞼外翻,不需處理,任其自然恢復。

(5)眼袋術後可口服抗生素3天,並滴眼藥水。

四、併發症

(1)皮下組織瘀血、腫脹。整形此症常見,一般無需特殊處理,一周左右可自行吸收。為減輕瘀血,有時可採用在眼輪匝肌下分離,而不分離皮膚,但不分離皮膚有時對下瞼的細小皮膚皺紋的去除效果欠佳。

(2)局部血腫。多由於手術中止血不徹底造成嚴懲者並發球後血腫,壓拓眼底血管,造成視力障礙及失明。為避免局部血腫的形成,術中操作應仔眼袋細,徹底止血,術中麻醉不應加過多的腎上腺素,以免藥效過後出現反跳性的毛細血管滲血。對出現的輕度血腫,術後第四天可以做理療促進吸收;如血腫較大,則需再次手術,清除血腫。

(3)下瞼外翻。輕度的下瞼外翻,眼袋經2~3個月能逐漸恢復。對出現的不可逆性瞼外翻,可在3個月後再次手術,向外上方懸吊眼輪匝肌。如為整形很嚴懲的下瞼外翻,可採用下瞼外1/3部分楔形切除法,上瞼皮瓣轉移、顳側皮瓣以及下瞼部植皮等方法來修復。

(4)眶隔脂肪切除不均。如兩側眶隔脂眼袋肪切除量不均,可整形再次手術,將脂肪多的一側再切除部分,以達到兩側基本一致。如切除眶隔脂肪過多,出現下眼瞼部凹陷,也可用注射器抽吸腹部皮下脂肪注射於瞼部凹陷皮下,或注射到眶隔內。

(5)兩側切口線高低不一致。由於設計時眼袋劃線高低不一,或劃線粗細不一,切皮時又未注意兩側完全按設計線進行,導致切口線痕跡兩側不一。必整形要時可將寬側的切口線上方再去除0.5mm—1mm之皮膚,以便兩眼袋側切口線痕跡一致

 

文章來源:李台生整形美容診所
診所服務:整形,抽脂,隆乳,拉皮,眼袋,雙眼皮,隆鼻,脂肪移植,植睫毛。
專業整形項目:抽脂,隆乳,電波拉皮,韓式雙眼皮,自體脂肪移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athan6666 的頭像
    nathan6666

    整形拉皮討論專區

    nathan66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