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象大多凝聚著各個民族的智慧和歷史文化。不同民族由於其各自不同的生存環境、文化傳說,往往會形成獨特的文化意象。在日文翻譯中,意象的互相取代就是兩個視界碰撞、尋求融合的體現。語言和文化之間透明的互譯是不可能的,詞語的對應只是歷史地、人為地建構起來的。翻譯不是中性的、遠離政治及意識形態鬥爭和利益衝突的行為。相反,它成了衝突的場所。譯者視界和作者視界經常互相碰撞、排斥,結果譯者免不了用譯語文化歸化、過濾源語文本。不可避免地把自己熟悉的世界帶進原文這個陌生的世界,翻譯中文化過濾現象無可避免。每一次翻譯都註定要成為一新事物,成為文化和語言大潮裏波動的一刻。
日文翻譯之所以不那麼容易,乃是因為語言反應文化,承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並受文化的制約。一旦語言進入了交際,便存在對文化內涵的理解和表達問題。這就要求譯者不但要有雙語能力,而且還有雙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識,特別是要對兩種語言的民族心理意識、文化形成過程、歷史習俗傳統、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風貌特性等一系列互變因素均有一定的瞭解。正是以上這些互變因素,民族語言文化體現出各自特有的民族色彩。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