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般概念,英文翻譯是將一種語言的資訊用另一種語言表達出來的活動,但這個概念仍有它的欠缺之處。它只提及語言的資訊,未提及文化的資訊。美國的翻譯理論家尤金·奈達曾給翻譯下過這樣的定義:翻譯是指從語義到文體在譯語中用最貼切而又最自然的對等語再現原文的資訊。雖然奈達把翻譯擴大到語義和文體兩個層面,但仍未提及文化資訊的再現。本問擬從文化資訊(culture information)在翻譯中的再現這個角度加以討論。
二、翻譯與文化的關係
什麼是文化?翻譯與文化的關係如何?人類學家泰勒( E·BTyler)曾指出:文化是一種複雜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其他社會上學得的能力和習慣。文化是人類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總和,人類以自己的情感、技能和智慧創造了自己的文化,更新著自己的文化。而語言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雖然不同民族語言上不同,文化上各異,人類的能力本質上是相同的,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活動的多樣性和觀念的多元化使其文化內容和形式出現多樣化,這便是文化差異的淵源。
翻譯是語言化的跨文化交際,一種文化群體的語言是其文化積澱和儲存的結果。一種語言的文字是語言符號,而附著於這種語言文字之上的非語言符號便是文化。翻譯便是將一種文字符號轉換為另外一種文字符號的過程,但如何將作為非語言符號的文化很好地體現到翻譯之中呢?對於非語言符號所表達的內涵,譯者深入研究異族文化之後才可解讀。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譯者的任務不僅要替讀者解讀原文的語言符號,而且還須破解原文的非語言符號—文化內涵。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會遇見一些實例,如說假若仔細挑選在廉價商品店可以買到很便宜的東西,譯文為You can buy very cheap products at discount stores if you shop with care.上述譯文是否很好地表達了漢語原文的意思呢?表面上看,似乎可以,但是我們說文化內涵表達欠缺。漢語中“很便宜的東西”不一定指價格很低,有時指物超所值或很划算的東西。“某某東西很便宜”中物超所值的文化內涵遠不是英語中所能表達的。如果說某人花了30萬買這套房子很便宜當然指的是它所出的錢得到了超值回報,而不是指房子價格很低。我們可以將這句話的文化寓意考慮進去,將其譯為You find bargains at discount stores if you shop with care.似乎更能體現它的真正文化內涵。所以說只有深刻細緻地瞭解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生活方式以至生活細節,才能正確理解和準確地將語言的文化底蘊表達出來。
三、辭彙的文化內涵造成翻譯中的不對等
英文翻譯中的文化資訊再現,我們首先遇到的是辭彙的問題,而且不同語言之間詞的不對等問題更是翻譯中時時遇到的棘手問題。翻譯中,對等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不對等才是絕對的,完全對等是幾乎不存在的。所謂不對等,是指譯人語(target language)中沒有與譯出語(source language)中的詞語相對應的詞,這種不對等有程度上的差別,有時則是部分不對等。因此,對翻譯中所造成的障礙程度也不等。造成這種不對等現象的原因之一,就是與特定文化有關的詞不對等。例如“cowboy”英文釋義是騎馬放牧牛群的人,但與漢語中所指的牧童或放牛娃是不對等的,因為“cowboy”文化內涵指傳奇式浪漫型的美國西部騎士,常常穿著牛仔褲,所以cowboy這一英文單詞在不同文化的人的腦海中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形象。又如我國“下崗工人”目前多半英譯為lay-off workers,但“下崗工人”在我國並不等於被解雇的工人,他們雖然暫時下崗,但卻擁有許多與在職工人相同的權利和福利。這就需要譯者必須十分熟悉漢英語言文化的差異,提高雙語的文化修養,才能消除文化資訊的傳遞障礙,才能改進翻譯的品質,如果不能這樣,那麼所傳遞文化資訊的翻譯都是無效的翻譯。
文章來源:碩博翻譯公司 碩博翻譯社
為您提供英文翻譯、日文翻譯、論文翻譯、公證翻譯等全方位翻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