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功能日文翻譯理論是否適用于文學翻譯這個問題在批評界引起很大爭議。在龐德對中國古典詩歌的英譯、楊憲益夫婦對《紅樓夢>的英譯以及林語堂對《浮生六記>的英譯中,三位譯者迥然不同的翻譯策略後面隱藏的是他們不同的翻譯目的。目的決定方法,這正是功能翻譯理論的核心。因此功能翻譯理論是適用于文學翻譯的,可以而且也應該作為我們評價文學翻譯好壞的一個標準。

    20世紀70年代在德國出現的功能翻譯理論認為翻譯應該根據翻譯目的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方法,即“目的決定論”。譯文的好壞不僅僅取決於譯文是否準確地傳達了原作者的意圖和資訊,也取決於譯文是否達到了譯者本人想達到的交際目的。不同的翻譯目的甚至可能導致同一譯者對同一文本的不同翻譯。因此譯者不但要深刻把握原作者的意圖,而且要非常明確自己翻譯活動的目的,才能決定在翻譯過程中採用什麼樣的翻譯方法。 
但是這一理論是否適合文學作品的翻譯呢?目前理論界對這個問題存在不少爭議。“語言學派”認為文學翻譯的目的是固定的,就是準確傳達原文的字面美以及潛在含義,在文學作品翻譯中不應該也不可能存在譯者本人的其他目的,因此認為功能翻譯理論不適用於文學作品的翻譯。 
本文經過研究發現這種說法過於絕對,同是文學作品的翻譯,詩歌、散文和小說等的翻譯方法就很不相同。即使對同一體裁文學作品的翻譯,不同譯者也往往使用不同的翻譯方法。這種不同除了由譯者的風格和文化背景的差異造成外,還往往源于譯者所希望達到的不同的翻譯目的。也就是說,不同的翻譯目的可以導致對文學作品的不同的翻譯。本文採用龐德(Ezra Pound)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翻譯、楊憲益夫婦(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的英譯《紅樓夢》和林語堂的英譯《浮生六記》為例,探討功能翻譯理論在文學作品翻譯中的應用。 
一、功能翻譯理論和龐德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翻譯 
20世紀初龐德翻譯了不少中國古典詩歌,1915年《華夏集》的出版更加使他名聲大作。但是龐德翻譯中國詩歌的目的並不僅僅在於把中國詩歌介紹給英語讀者或者向英語讀者介紹中國文化。作為20世紀初美國“意象派運動”( imagism movement)的創始人和代表人,龐德翻譯中國古典詩歌的另一個更為重要的使命是借助中國古典詩歌豐富、清新的意象來衝擊當時在美國詩壇上充斥著的在龐德看來矯揉造作甚至無病呻吟的維多利亞詩歌風格。帶著這樣的目的,龐德在進行詩歌翻譯時往往不局限於原作,不過分追求在字面上盡可能地保留原作的風格,而是進行大膽的再創作。他往往改動,甚至刪去或者添加整行的詩句,而只保留在他看來最閃光的細節和意象以及詩篇蘊含的內在意義。比如他把李白的《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浸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字面上龐德的譯文和原文有很大區別,但是譯文保留了原文最生動的“玉階”、“白露”、“羅襪”和“秋月”等意象以及原文潛在的含義。龐德曾經說他特別喜歡這首詩的隱含意義,因為“詩中的女子並沒有直接說出她的怨言”。因此在翻譯中龐德也盡可能地保留了這個隱含意義。 
而在對班婕好的《怨歌行》的翻譯中,龐德竟大膽地把原文十行的詩句只日文翻譯為三行!原文為:“新裂齊執素,皎潔如霜雪。裁成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人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風奪炎熱。棄捐筐筒中,恩情中道絕。”、 
龐德翻譯這首詩時只保留了他認為最珍貴的細節:“白色的綢緞”、“霜雪”、“扇子”等意象,刪去了他認為多餘的“解釋性和連接性的東西”。 
從上面龐德翻譯的兩首中國古典詩歌的例子來看,龐德的翻譯方法是非常靈活的。它或者改變、或者刪除、或者添加原文沒有的詩句,但是在做出改變的同時卻保留原詩最具特色的意象和內在的含義。這種翻譯方法雖然在很多人看來過於不尊重原文,但是從功能翻譯理論的角度來評價的話,卻可以說它是非常好的翻譯,因為它完全達到了譯者本人的目標:譯文無論在表達意象的精確性上還是用詞的簡潔性上都符合意象主義運動的“六項宣言”;同時它還為英語讀者展現出一種嶄新的、陌生的甚至意外的詩歌形態。

 

文章來源:碩博翻譯公司 碩博翻譯社
為您提供英文翻譯、日文翻譯、論文翻譯、公證翻譯等全方位翻譯服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than66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