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農家景、吃農家飯、體驗農家的風土人情,“宜蘭民宿”這種回歸自然的休閒方式正成為城裏人的假日消費新寵。“農家樂”既有利於加快農村的城鎮化進程,也有利於廣大農民擴大就業門路、增加經濟收入、實現富餘勞動力的就地轉移。經過多年的實踐,目前各地的“宜蘭民宿”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了,但怎樣做成更有活力、吸納更多人就業的大產業,有關政府部門的引導和扶持就顯得尤為重要。

 

    要不是實地走走,你很難相信,資源匱乏的川中丘陵山區的“農家樂”會這麼紅火。

    位於四川蓬溪縣赤城湖水庫景區的蓮珠橋村,過去是個典型的農業村,全村農業年產值不足百萬元,可去年僅農家樂經營收入就逼近800萬元,像蓮珠橋村這樣的農家樂在遂寧市的三縣兩區有很多。

    8月初,記者再次走進蓮珠橋村,見湖水更清亮,綠蔭更濃郁,宜蘭民宿面貌煥然一新,比3年前跨了一大步。一個叫“饃飯山莊”的宜蘭民宿取名特別,經營也很有道,主人劉章華是老熟人,見面“哈哈”打得響,他說去年收入30多萬。“看,招牌的字換了,北京的名家來耍後留下的墨寶”,劉章華十分愜意。

    政府出臺優惠政策,農家樂小老闆生活實現了飛躍

    2003年,吳垍還只是個小老闆。騎著摩托車,插著標有“茅草屋”的小廣告旗,在縣城裏四處攬客。兩年後,他的“茅草屋”初具規模,摩托車也換成了奧拓車,這時,他想對農家樂進行大改造,但大筆建設資金難住了他。當地旅遊、商務等政府部門得知情況後,主動上門牽線搭橋,為他爭取到了50萬元無息貸款,正是這筆資金,開啟了他事業的新篇章。

    借著政府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吳垍在2007年將“茅草屋”改擴建成占地20餘畝的“墨樵山館”,他將自己平時收集的奇石、根雕、字畫、石刻等,融入到“墨樵山館”,客人既能品嘗農家美味,又能欣賞文化藝術,可謂兩全其美,效益大增。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宜蘭民宿
    全站熱搜

    nathan66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